與伯多祿和保祿一同跟隨師傅澳門各神職人員同為禧年司鐸日作準備 文:杜亮神父譯:黃芷筠 天主教澳門教區上週三(2日)舉行慶典,為六月舉行的「禧年司鐸日」作靈修上的準備。是次慶典配合神父月省,為教區內各司鐸提供一個反思聖召、同行的機會。這不僅是一場慶典,更是一段意義深遠的朝聖旅程。
【心遇聖言】聖枝主日:見證天主無條件的愛
文、譯:李愛德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 整個舊約——它的教義、人物和預言——在耶穌基督的位格、生活、傳教、受難和復活中得到了圓滿和成就。祂是天主之子,由聖神的能力在聖母瑪利亞的胎中受孕降生。
因有了你我,世界現光彩
文:陳墨(澳門聖若瑟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編按】四月份起,《號角報》將聯同澳門聖若瑟大學教育學院合作,聯合出版季度專欄,向公眾推廣教育上的小知識。 今年4月2日是第十八屆世界自閉症宣導日。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全名為「自閉症譜係障礙」,是一種廣泛性神經發育障礙,在發育早期表現出兩大核心症狀,即社交溝通障礙以及重複、局限的行為模式。保守估計,世界範圍內每100人中就有一名自閉症人士,男女比例約為4:1,可以出現在任何種族、民族和社會經濟地位水平的家庭中。像可見光的連續光譜般,譜係群體內部有着高度的個體差異性。
【世界朝.遊】長崎與澳門(下):隱匿基督徒與聖髑的回歸
文/圖:白海豚 上回提到,十六至十九世紀日本教難,堅守基督信仰的日本人中,留在本土的成了「隱匿基督徒」,過百年裏靠着口耳相傳把這份信仰流傳下來一直至禁教結束;有一部份則攜同了殉道者的遺骨逃到澳門和馬尼拉,到近代才把這些遺骨送返母國。
【心遇聖言】祂以慈愛與憐憫的懷抱等待着我們
文:柴浩東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譯:黃芷筠 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在四旬期第五主日,我們開始了這個禮儀時期的新階段。過去的主日較多聚焦於罪惡與補贖;然而,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默想耶穌透過在十字架上的救贖性死亡,所成就的寬恕和救恩。
天主教澳門教區舉行候洗者考核傅油禮
(本報訊)為準備候洗者在復活節接受入門聖事加入教會,並加強其教會感,天主教澳門教區上週六(3月29日)四旬期第四主日前夕,假主教座堂舉行舉行「候洗者考核傅油禮」,由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持,各堂區主任司鐸襄禮,一眾來自各堂區將於今年復活節領受「入門聖事」約90位候洗者、其代父母及各堂傳道員一同出席。
美演員訪問中談四旬期反思:沒有人不被救贖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美國天主教演員馬克.華伯格(Mark Wahlberg)接受霍士新聞訪問,談及四旬期。他認為任何人想要在四旬期與天主和好,都應該抓緊機會:「我覺得沒有人是不被救贖的。天主知道你的心,也知道你是否真誠渴望彌補,並改變你的生活。」
【心遇聖言】迷途的兒子
文:文祖賢神父譯:黃芷筠 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又稱為喜樂主日(拉丁文Laetare,意即:喜樂、歡欣),因為今天的主題提醒了我們:天主無限的仁慈和忍耐。我們歡欣喜樂,是因為在我們軟弱或失敗時,我們的天主聖父仍然在等待我們——回頭歸向祂。
【澳門朝.遊】聖老楞佐堂:跨文化尊重和包容的象徵
聖老楞座堂(Igreja de São Lourenço)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築之一,也是天主教會在遠東地區存在和影響的活見證。此聖堂也是其中一所盛載着澳門葡萄牙族群悠久歷史的聖堂,也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聖堂之一。
《竹.木.經.心》的書藝與《鉛起》的歷史 紐曼樞機藝文館舉行五週年聯展開幕
(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訊)為推動本地藝文發展,加深大眾對中華傳統文化及澳門教育歷史發展認識,澳門教區演藝文協會及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於3月15日舉行《竹.木.經.心——書法藝術展》暨《鉛起——澳門慈幼孤兒院印刷館文檔展》聯展的開幕禮。